在快节奏的职场生活中,久坐办公成了常态,外卖随手可得,加班熬夜频繁,这一些因素交织在一起,使得肥胖问题在职场人群中愈发普遍。肥胖不仅影响外在形象,更严重威胁着身体健康。如今,“国家喊你减肥了”的呼声日益高涨,科学减重迫在眉睫。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专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,为职场人精心打造了一份专属“减肥处方”,助力大家科学、有效开启减重之路。
“肥胖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慢性疾病,会在长期的过程中逐渐影响身体健康。”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医生袁玲玲说。
袁医生提醒,轻度肥胖患病的人能自行学习减重知识,但是在3至6个月内体重下降未达到5%至10%的,能够最终靠就医实现减肥目的。此外,重度肥胖患者、体重虽然不大但合并了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患者,以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失调的患者,绝对不能贸然自行减肥,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启动减肥计划。
“合理的减重速度能在减少脂肪的同时,尽量保留肌肉量。”袁医生说,临床中,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身体反应和检查结果,适时调整减重计划。一个月减重2kg到4kg是是合理的的速度,且一般不超过体重的5%。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体重的变化。减重速度过快,身体可能没办法及时作出调整代谢和生理功能;身体可能会分解肌肉来提供能量,导致肌肉量减少,降低基础代谢率,使减重变得更困难。
职场中,加班熬夜现象屡见不鲜,这对体重管理极为不利。“规律的作息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新陈代谢平衡。每晚保证7至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,身体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激素水平。”袁医生说,生长激素在夜间睡眠时分泌旺盛,它对脂肪代谢有及其重要的作用。此外,在黑暗的环境里,尤其是晚上睡觉前,要避开使用电子设备。长时间看手机,会影响褪黑素的分泌。
管理好情绪,对减肥很有帮助。长期的高压力状态会导致激素紊乱,引发暴饮暴食等问题。可通过冥想、深呼吸、瑜伽、听音乐等方式缓解压力,保持良好的心态。比如每天花10至15分钟进行深呼吸练习,或者在周末参加瑜伽课程。
减肥期间,一定要多喝水。水有助于新陈代谢,促进身体排出废物。每天至少喝2000毫升水,可在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水,促进肠道蠕动,也可在工作间隙定时喝水,避免口渴时才想起喝水。同时,避免喝含糖饮料和酒,可适量饮用淡茶水、黑咖啡。
对于职场人来说,外卖常常是日常饮食“主力军”,但其中高油、高盐、高糖的食物是体重增加的“元凶”。
“职场人小张,之前每天至少一杯奶茶,体重直线上升。在听从医生建议后,他戒掉了奶茶,每天保证2000毫升的白开水摄入量,一个月内体重就减轻了2公斤。”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健身与健康融合中心教练井东元和记者说,他提醒职场人要制定规律进食计划,控制热量的摄入,增加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以及优质蛋白质的摄入,如鸡胸肉、鱼虾、豆类等。午餐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一份糙米饭搭配清炒时蔬和清蒸鱼,既能提供饱腹感,又能满足身体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。
职场应酬难以避免,掌握饮食技巧可有效控制体重。“先吃蔬菜和蛋白质食物,占据胃容量,减少主食与高热量菜肴的摄入。面对高脂肪、高糖的菜品,浅尝辄止,多选择清蒸、清炖、凉拌的食物。”井教练说,喝酒要适量,酒精热量高,且易损伤肝脏影响代谢,尽可能地选择低度酒,控制饮酒量。
忙碌的工作让职场人难以抽出大块时间去健身房,但这并不代表无法运动。井东元教练建议我们大家充分的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运动。
上下班途中,若距离合适,可以再一次进行选择步行或骑自行车;在办公的地方,每隔一段时间起身活动,伸展四肢、转动颈部和腰部,预防久坐带来的肥胖和身体不适。还可通过午休时间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,如在楼梯间爬楼梯,每次10至15分钟,能有效锻炼腿部和臀部肌肉。晚上下班后,也能够直接进行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,像慢跑、跳绳等。
除了利用碎片时间运动,还要结合力量训练塑形。在家或健身房,可进行平板支撑、仰卧起坐、深蹲、哑铃训练等。每周会进行2到3次力量训练,每次20至30分钟,每个动作进行2到3组,每组10至15次。例如,周一、周三进行有氧运动,周二、周四进行力量训练,周末适当休息。
井教练提醒,在做剧烈运动前,一定要科学评估自身情况,建议职场人选择强度较低的、维持的时间较长的、有节奏的有氧运动,如快走、超慢跑、骑自行车、慢跑、游泳、爬楼梯等。
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专家开出的这份“减肥处方”,涵盖了饮食、运动和作息等多个角度。只要职场人能够持之以恒地践行,科学减重并非难事,定能以更健康的体魄和饱满的精神情况投入到工作与生活中。